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王谢(精确检索)
作者:张建华(精确检索)
作者:唐甜(精确检索)
13条记录
中国桑园土壤碳氮耦合特征的空间分异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3 CSCD

摘要:土壤是桑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了解桑园土壤碳库特征对于经济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5个地区的475个桑园表层土壤(0–20 cm)和亚表层土壤(20–40 cm)的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探讨了桑园土壤碳氮关系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我国桑园土壤有机碳在土层深度上有显著差异,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0.71±7.01 g kg?1,比亚表层高出37.13%.(2)我国桑园土壤有机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表现为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3)我国桑园土壤全氮含量对地区、土层深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具有显著的响应.其中,西北地区土壤表层与亚表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华东地区全氮含量差异最大,表层全氮含量高出亚表层全氮含量56.68%;而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表层全氮含量分别比亚表层高34.27%和20.79%.(4)我国桑园土壤碳氮比显著响应地区差异,表现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华北地区,而对土层深度无显著响应.(5)土壤pH在调控我国桑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上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其中西北地区桑园土壤碳氮含量与pH无显著相关性,中南地区桑园土壤碳氮含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余地区桑园土壤碳氮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6)我国桑园表层土壤碳氮比与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西南地区土壤数据的贡献,因为其他地区表层土壤碳氮比与pH无显著相关性.(7)我国各地区桑园亚表层土壤碳氮比与pH无显著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桑园无论是碳库研究,还是绿色低碳种植技术创新,都不可回避土壤的空间分异特征,而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异可为桑树造林或生态修复项目提供规划设计的基础分层依据.

关键词: 经济林 木本作物 碳库 氮库 碳中和 气候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水浇地和旱地空间转变下的土壤资源结构特征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揭示四川农区耕地土壤资源的过去和现状,以四川省雨养旱地和水浇地2种主要耕地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1985—2020年2种耕地类型的面积、空间分布和土壤资源组成的演变特征,评价土壤资源供给农业生产的多样性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985—2020年四川省雨养旱地面积整体呈现减少趋势,水浇地面积整体呈现增加趋势。(2)川东、川中丘陵区雨养旱地面积表现为减少趋势,而攀西地区表现为增加趋势。(3)成都平原区水浇地减少,而川东、川中丘陵区表现为增加趋势。(4)雨养旱地减少的区域和水浇地增加的区域具有明显的重叠性,其发生区域的土壤资源主要从属于初育土纲、铁铝土纲和人为土纲。(5)随着雨养旱地空间分布的改变,耕地中紫色土、黄壤和水稻土占比呈现显著减少趋势。上述结果明确了四川农区耕地转移导致区域土壤资源供给农业生产的结构发生改变,也暗示了大尺度上的农田水肥管理应强化考虑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类型变化。

关键词: 灌溉 雨养旱地 水浇地 土壤类型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统计资料的桑园碳汇估算模型的构建——以四川省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针对当前桑园基础资料相对缺乏而限制了桑园碳汇评估的客观现实,本研究以统计资料较为完整的蚕茧产量数据为基础,在假设四川地区所有桑园都采用片叶育进行养蚕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统计资料的桑园碳汇估算模型(mulberry garden carbon sequestration estimation model,MCSD,以下简称:本研究模型)。本研究以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的灌木模型(shrub model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measurement guide,SMFC,以下简称:对照模型)为对照,对比了两者在计量2000—2018年四川省桑园桑树碳汇贡献的差异。结果发现:(1)本研究模型估算出四川桑园桑树年均碳密度为10.13 t/hm~2,折算出四川桑园2018年碳储量为142.39万t。(2)桑叶和桑枝作为桑园碳汇的主要来源,其碳汇量分别占桑园总碳汇量的44.44%和26.65%。(3)以2000年为基准,本研究模型估算出2000—2018年间四川桑园的碳储量累积达1636.25万t。(4)到2018年,桑叶和桑枝的累积碳汇贡献分别占比60.94%和36.55%。(5)而对照模型的计算结果比本研究模型低了10.73%,且未考虑桑叶收获年和收获量的问题,不能全面地反映桑园的累积碳汇贡献。桑园碳汇评估是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结果对于未来标准化评估中国不同地域不同利用方式下桑园生态系统碳汇效应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碳库 经济林 碳吸收 参数 多元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农业人口是四川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探明四川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于区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从人员从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教育资源、农业科技进步、人口质量、迁移成本、空间位置和耕作条件等8个方面选择了 25个潜在驱动因子,采用人口测度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以1999-2008年和2008-2018年两个时期四川省5个经济区共计21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显示:①1999-2018年内,80.95%的地市(州)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9.52%的地市(州)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增加后持续减少.②1999-2018年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改变与地形密切相关.③除地形外,1999-2008年的主要驱动因子还有人口出生率、中学生数量和三产产值的变化,2008-2018年的主动驱动因子则还有房价和农业机械化水平.④在1999-2008年中,区域平均坡度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年变化率的影响以通过影响中学生数量的年变化率和出生率的年变化率的间接效应为主,但直接效应不可忽视.⑤在2008-2018年中,农用电机数量的年变化率直接有效影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年变化率.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口从事第一产业的生产劳动.上述研究结果暗示了农业劳动力流失的内在机制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异.目前,虽然农业劳动力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但农业科技的直接效应已经进一步凸显,未来将有望依赖农业科技打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地域分异规律.

关键词: 经济区 农村劳动力 地表起伏度 农业工业化 人口流动 人力资本投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蚕桑文化产品的价值构成及市场走向

蚕学通讯 2021

摘要:我国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已有5 000多年,蚕桑文化成为一种精神现象,其影响源远流长。蚕桑文化产品则是以蚕桑文化为基础建立的综合产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在概述蚕桑文化的意识形态载体和非意识形态载体的基础上,提出当代蚕桑文化产品的市场将向着高质量、绿色低碳、多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并指出四川省当前蚕桑文化产品产业发展应以实现超大集群的产业规模、培育壮大具有文化属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基础。

关键词: 蚕桑文化 蚕桑文化产品 价值 市场走向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轮纹病发生区桑叶表面细菌群落结构在冠层内的分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明桑轮纹病发生区冠层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快速筛选控制桑轮纹病病原菌(Gonatophragmium mori)潜在的拮抗微生物。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冠层上部和下部叶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细菌相对丰度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多样性指数(Shannon)上,冠层上部叶片是冠层下部叶片的1.26倍,冠层内叶片上表面是下表面的1.49倍。2)在结构上,冠层下部叶片的下表面(LB)和冠层上部叶片的下表面(UB)的优势属均为泛菌属(Pantoe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8.04%和25.31%,而冠层下部叶片的上表面(LS)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冠层上部叶片的上表面(US)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8.0%、23.73%。3)在功能上,冠层下部叶片细菌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运输和代谢功能比冠层上部叶片强,然而脂质的运输和代谢功能比冠层上部叶片弱;冠层上部叶片上表面细菌的细胞壁生物发生功能比下表面强,而氨基酸的运输和代谢功能弱于下表面;冠层下部叶片上表面细菌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运输和分解代谢和脂质运输和代谢功能强于下表面,而细胞运动比下表面弱。4)冠层内叶片表面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粘柄菌属(Asticcacaulis)和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与病原菌的相对丰度负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性最大的为芽孢杆菌属,系数为-0.87。上述结果表明桑轮纹病发生区冠层内桑叶上下表面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结构组成和功能存在显著差异,对进一步研究桑轮纹病的生物防控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桑轮纹病 冠层部位 多样性指数 功能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边县果桑园营养失调型黄化原因解析

中国蚕业 2021

摘要:为揭示四川省盐边县渔门镇荒田村果桑园大面积黄化的成因,在野外初步判断为缺钾症的基础上,对比了生长正常(CK)、轻度黄化(TL)和重度黄化(TH)的果桑园桑树叶片及其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果桑园黄化程度的逐渐增加,桑叶中钾元素的含量和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都表现出越来越低的趋势。其中,TL和TH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37.00 mg/kg和31.00 mg/kg,是CK的56.90%和47.69%。TL和TH桑叶中钾元素的含量分别为4.42 g/kg和3.69 g/kg,只有CK叶片钾含量的约1/3。(2)叶片钾含量降低是由于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所引起,而土壤速效钾含量降低的同时伴随着pH值升高,大量元素氮和钾全量降低,微量元素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锰的含量降低。(3)结合区域的红壤陡坡区水土流失特征和当地果桑园水肥管理情况可知,此次果桑园营养失调型黄化是由于地区强降雨和施肥不科学共同引起的,这暗示了水土保持和科学施肥对于果桑园土壤养分保持和桑树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中不可忽视。

关键词: 桑树 缺素症 黄化 桑椹 强降雨 肥料 红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在烟草领域的应用

中国蚕业 2021

摘要:概述了当前桑叶或其提取物在卷烟行业中作为原料、添加剂或结构体,以及在雪茄烟领域作为原料和结构体的专利设计情况,以期为桑树的多元化利用和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叶 卷烟 雪茄 安全性 中草药 保健 提取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津区柑橘黄龙病防控策略

四川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本文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病原特征、发病症状和传播途径,通过建立防控体系、做好柑橘种植动态监管台账、开展黄龙病和木虱排查、加强检疫监管、进行木虱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阻截柑橘黄龙病疫情传入扩散,确保柑橘生产安全。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防控策略 检疫监管 木虱防治 宣传培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桑种子外部形态及其育苗推荐用种量

农学学报 2021

摘要:为在奶桑育苗中准确推荐用种量,形成技术参数标准,以桑栽培品种‘冀桑3号’的种子为对照,研究奶桑资源驯化种‘攀枝花1号’单粒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长度、宽度、最大投影面积、长宽比、面积系数、单粒重、单粒厚度、单粒体积、单粒密度和千粒重)和种子堆体特征(种子容重、种子比重、种子密度和种子孔隙度),得到奶桑育苗的推荐质量用种量和推荐体积用种量。结果表明:(1)‘攀枝花1号’种皮为亮棕色、具表皮毛,种柄短;‘冀桑3号’种皮为暗棕色、表皮光滑无毛,种柄较长。两者的种子都为五面体,但‘冀桑3号’较‘攀枝花1号’更为扁平,‘攀枝花1号’的立体感更强。(2)‘攀枝花1号’单粒种子的长度、宽度、最大投影面积、长宽比、面积系数、单粒体积和千粒重较‘冀桑3号’小,分别只有‘冀桑3号’的45.21%、69.04%、53.06%、68.71%、93.20%、26.94%和32.86%。(3)‘攀枝花1号’种子堆体的种子容重、种子比重、种子孔隙度分别为‘冀桑3号’的58.88%、51.25%和85.26%。(4)‘攀枝花1号’的种子推荐质量用种量和体积用种量分别为1.35 kg/hm2和5.55 L/hm2。研究结果可为奶桑的育苗以及种子的生产和储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奶桑 种子 形态结构 育苗 用种量 种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